新春團拜暨藝術研討會《蔣兆和流民圖臨摹本》
📅 2025年2月9號,加拿大溫哥華【國際畫廊】、【國際珍玩】迎來一場直擊心靈的展覽-蔣兆和《流民圖》臨摹本展出,長537 CM,寬90 CM。這場展覽用藝術的力量,帶我們回望苦難,展望世界和平,及更珍惜當下身處富足社會的安寧。
當日一起展出的還有蔣兆和的原作《賣花的女孩》,讓參予者一睹蔣兆和大師真蹟的魅力。
✨ 展覽亮點
▫️ 震撼還原歷史:蔣兆和筆下的《流民圖》以細膩筆觸再現抗戰時期人民的苦難,臨摹版本的畫,高度還原原作,每一筆都是對和平的無聲吶喊。
▫️ 穿越時空的共鳴:站在畫前,彷彿聽見歷史的嘆息。戰火中的流離失所、掙扎與堅韌,與當下世界的紛擾交織,引發深刻反思。
▫️一睹名家作品風采:近距離欣賞蔣兆和原作《賣花的女孩》,感受畫家的誠摯與社會平民的融和及對勞動人民的欣賞和共鳴。
💬 為什麼值得看?
「真正的和平,從不忘卻開始。」
在2025年俄烏戰爭與中東以巴局部衝突頻依然還在發生,這場展覽像一面鏡子,照見過去的傷痕,反思當前人性惡劣發動的戰爭付出高昂的代價;及受害平民的無奈。也映出我們對和平的期盼。與摯友靜靜駐足,讓這趟藝術之旅喚醒人類良心和尊嚴。
📌 展出信息
主題:團拜及【蔣兆與流民圖臨摹本】藝術交流研討會
📍 地點:溫哥華【國際畫廊】 【國際珍玩】
Unit 2127-2129, 88 Pender Street West, Vancouver, BC, V6B 6N9
⏰ 時間:2025年2月9號(星期日)正月十二
簡介:張恆先生、陳田恩先生及孫建江女士
敬備茶點招待,共申友誼
出席人員:
當天出席有多位藝術家:張恆、陳田恩、司徒勤參、鄭海明、胡軍、孫建江、趙行方、王海蘋、胡祖德、孟小平、劉志文、鄒中賢、譚少薇、李凱雄、李建華、夏昌朝、陳柏木、王果文、曾美樂、胡囍嬸、李建華、夏鵰朝、陳柏、王禹文、曾美樂、胡囍嬸、多伊鵰時代傳媒Lawrence Chan、漢加風Linda、黃泰、Lydia 、Oliver, 雷牧師夫婦、Jack、Gordon 、Ted、尚華等多人,不能盡錄,特些向大家致謝,並期日後聚會能更廣結善緣,共申友誼!
蔣兆和的《流民圖》是中國現代美術史上的經典之作,它對中國社會、藝術發展以及歷史記憶產生了深遠影響。
《流民圖》易名為《群像圖》,全圖高200厘米,寬2700厘米,在北平太廟展出,然而遭到日本憲兵的盤查、禁展。 1944年,原版《流民圖》在上海展出,展出結束後,作品被強行「借」而下落不明。 1953年,上海文化局工作人員在整理舊倉庫時,發現了已經黴爛不堪、殘缺不全的《流民圖》上半卷,使丟失十年的畫作回到作者手中。經過揭裱修補後,殘缺的部分依稀可見。
1. 揭示社會現實,喚起民眾同情心
《流民圖》創作於1943年,正值抗日戰爭時期。畫作真實刻畫了戰亂下流離失所的人民,從老弱病殘到母子相依,每一張面孔都充滿痛苦與無助。這不僅是對當時社會的深刻寫照,也喚起了中國公眾對戰爭苦難的共鳴,促使更多人關注底層百姓的生存困境。
2. 推動中國現代藝術的發展
蔣兆和突破了傳統工筆畫的審美框架,融合了西方素描技法與中國水墨精神,開創了「現代人物畫」的新風格。他以寫實筆觸表現現實,影響了後來的中國畫壇,成為新中國美術的重要奠基者之一。許多當代藝術家深受其影響,繼續探索中國畫的現實主義表達。蔣兆和的人物畫可以被譽為近現代人物畫的天花板。
3. 成為歷史記憶的重要像徵
《流民圖》不僅是一幅畫,更是一部無聲的歷史紀錄。它讓後人透過藝術見證戰爭的殘酷與人民的苦難,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重要文化符號。今天,這幅畫仍然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,提醒人們珍惜和平、反思戰爭的代價。
4. 影響新中國美術政策與教育
新中國成立後,《流民圖》的風格與精神影響了官方的美術政策,使現實主義成為中國美術創作的重要方向。同時,它也成為美術教育的經典範例,許多藝術學院將其作為研究和臨摹對象,以培養學生對社會現實的敏感度和表現。
這次【國際畫廊】、【國際珍玩】在反法西斯勝利80週年的今天,展出蔣兆和《流民圖》臨摹本向蔣兆致敬。他的《流民圖》不僅是中國美術史上的里程碑,更是一面映照社會現實的鏡子。它見證了戰爭的殘酷,記錄了人民的苦難,也推動了中國現代藝術的發展,提醒後人珍惜和平與正義。